前几天,美国财政部公布了针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措施,不仅把俄罗斯多家信贷机构列入交易“黑名单”,还冻结了它们的海外资产。目前为止,美国的制裁“黑名单”,已经囊括了俄罗斯绝大部分金融机构。
【美国财政部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】
这个消息,如果单独来看,没什么值得讲的地方。但是如果跟前段时间,俄罗斯退出黑海粮食协议这件事结合起来,就有深意了。俄罗斯退出协议以后,提出了很多要求,其中排在第一位的,是西方放宽对俄罗斯的制裁,让俄罗斯的银行重返全球金融体系。不过,美欧国家本身并不是协议的缔约方,因此就牵扯到复杂的外交问题。其他缔约国,只能通过游说的方式,去试探西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口风,或许还要安排俄罗斯与美欧国家的直接对话。
(相关资料图)
而美国那边很早就表态了,不会与俄罗斯讨论相关问题。最后谈判破裂。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,俄罗斯退出粮食协议,又是打击乌克兰海港,又是把运粮船视为打击目标,就是想用军事手段,完全扼住乌克兰的出口渠道,然后用粮食去绑架美国。
【俄罗斯袭击敖德萨,破坏乌克兰的谷物存储仓库】
那么在这种背景下,美国那边反而把制裁的范围跟力度,都进一步扩大了。这就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在里面了,摆明了不会受俄罗斯的要挟。
而且背后可能还有另外的意图。我们也知道,这段时间,乌克兰正在开展反攻,但是没有取得特别显著的战果,在多个战线上,都进入了拉锯状态。美西方那边也不看好乌克兰能够在反攻中“速胜”,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军方将领,都在公开场合暗示,俄乌冲突会长期化,乌克兰的反攻将是“漫长而血腥”的。
【西方暗示俄乌冲突“长期化”】
但美国财政部现在采取的行动,反而不像是一个长期化的举措。因为如果美国政府真打算为俄乌冲突长期化做准备的话,对俄罗斯制裁的这个力度会相对温和一点,但现在是越来越严厉,甚至开始把俄罗斯的银行都“一网打尽”。
恐怕美国人真正的想法,不是要应对战事长期化,而是通过自己这边主动采取行动,对俄罗斯的打压升级,促使战局尽快发生变化,往对乌克兰有利的方面发展。也可以理解成,美国在支援大量武器之后,又从金融这个维度发起攻势,去支援乌克兰的反攻行动。这样既不用冒着与俄罗斯正面冲突的风险,也能对战事施加足够的影响力。
【美国正在从其他层面,策应乌克兰的反攻】
这后面也是有考量的。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,但俄罗斯因为受制裁的缘故,在进出口贸易上,它自己的很多货物卖不出去,然后外界的商品也进不来,除非双方都接受用卢布或是其他国家货币结算。俄罗斯撕毁黑海粮食协议,主要动机之一,就是自己的农产品没法像乌克兰那样正常出口,然后银行因为制裁的原因,也收不到打款。
虽然俄罗斯一直在推行“去美元化”,但前提是交易对象也得有这个意愿才行。而且有意愿可能还不够,还得看对方有没有俄罗斯需要的商品。所以别看俄罗斯口号喊得很响,但它被制裁以后,这个国际购买力一直是直线下降的。现在美国继续收紧制裁措施的话,那么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中,俄罗斯会被排挤到更加边缘的位置。“去美元化”是个长期的过程,但对于陷入战争泥潭的俄罗斯而言,最缺的可能就是时间。
从这个角度来讲,美国目前对俄罗斯的政策,核心或许是一切服务于俄乌冲突,一切服务于“打败俄罗斯”这么一个目标,至于其他目标呢,倒不是完全不重要,但它的优先性呢,可能会靠后一点。
【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后,俄罗斯叫停了黑海粮食协议】
所以这个事儿,先不管具体的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,背后其实就是折射出,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这种政策,它的稳定性,它的决心,没有因为乌克兰反攻暂时受阻而动摇。
另外,也说明美国内部,对俄乌战局的研判,可能跟公开的报道有些不一致。前面我们提到过,俄罗斯那边把预备役的年龄上限,提高了五年,其实就是在扩大战争动员的范围。那这可能说明,面对乌克兰的反攻,俄军的具体战损,可能没有俄罗斯国防部公布出来的那么好看,所以才让克林姆林宫有了未雨绸缪的想法。
虽然乍一看,俄军并没有丢失太多的阵地,整体防线也还算稳固。但是前线的士兵,可能是伤亡惨重。因为乌克兰那边得到了西方大量的援助,火力很猛,已经跟俄罗斯不存在明显的代差。那么俄罗斯想要在乌克兰的攻势下守住阵地,还是要付出不少代价的。
那么美国可能在这个过程中,通过自己情报系统的渗透,或是一些其他的方式,掌握了这些敏感资料,所以才会变本加厉,收紧对俄罗斯的制裁,试图通过内外压力的“共振”,加速这个结束战争的进程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