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上顶端过端午#
端午节不可小视,纯阳之日,到底是驱邪祛病,还是毒月毒日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今日端午节,大家沉浸在假期欢乐,忙着吃粽子、避暑热时,不能轻视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性。
端午节,被成为纯阳之日,老祖宗都非常重视这天,南方认为这天纯阳,可驱邪祛病,而在北方很多地区,称这天是“毒月毒日”,要小心谨防。
端午节究竟有多厉害,为啥要这样讲究?
一、纯阳之日,邪物实力最弱,也最容易现出原形。
《新白娘子传奇》中,白娘子现出大蟒蛇的原形,把许仙吓得进黄泉,时间就是端午节。
作为童年记忆,至今仍记得,小青和白素贞对端午日的恐惧,急切地要回山中避暑。
白素贞为了陪许仙过节,仰仗着千年修为,在家中过节,但也是坐立不安,最终在许仙一杯雄黄酒的催化下,现出大蟒原形!雄黄酒是至阳之酒。
为啥蛇怕端午?就是因为端午纯阳的属性:蛇本五行属火,又在纯阳之日,那是有热毒的。
不仅是蛇,凡是五毒及虫类等,甚至民间认为邪祟、鬼魅都怕端午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端午节,就发生了怪事:宝玉要看宝钗戴着的红麝香手串,宝钗竟然把整个膀子的都露出来了。
整个膀子噢!
“宝玉在旁边,看着雪白一段酥臂,不觉动了羡慕之心……”
这段诱人的情节,大家只看到了满眼的红色泡泡,很少人想到,这其实是一次大型的妖物现原形现场。
露出膀子,在红楼时代,是非常非常非常出格的。
宝姐姐不一向是端庄淑女吗?怎么突然像青楼女子的做派了呢?
因为宝钗的住所就像一个阴森的蛇洞呀!她本就是蛇精哦!这也就难怪她患有热毒之症了吧?
在端午这天,不好好待在蘅芜苑避端阳,却偏偏跑出来,难怪现出了原形:这宝钗,哪是什么大家闺秀,就是一个装淑女的蛇精!
所以,端午节这日极毒,让一切隐瞒、遮掩的事物,无处遁形,让一切邪祟无处藏身。
所以趁着这一天驱邪祛病,是有道理的,尤其南方湿热,趁着端午节,让浩然之气驱除身体里留存的阴邪之气,确实有道理。
在南方某些地方,有喝“阳水”的习俗。何谓阳水?就是在端午节的午时(11时13时)这个时段晒的水,就称为阳水。
二、端午极阳,一阴始生。
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盛极必衰,此消彼长,周而复始。
当“阳”走到顶端的时候,下一步就该“阴”气日渐旺盛。
一年365天,冬至日是至阴之日,而端午(夏至)是至阳之日。
虽然冬至至阴,但也是一阳始生的日子,从趋势上看,阳气日渐旺盛的时段;而端午日,虽然至阳,但也是一阴始生之时,以后阴气呈现日渐旺盛的趋势。
所以你看,端午节后,潮湿之气悄然生出,暑热之气在此后日渐强盛。
过了端午,蛇虫、阴邪之物也日渐增多。
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曹雪芹,是非常精通阴阳之理的,他曾借贾雨村、史湘云之口,大谈阴阳之数。
你可以发现,红楼梦黛派和钗派的争斗,从端午节开始,是个关键节点。
在端午之前,黛派之“礼”绝对占上风,钗派只敢偷偷摸摸行动,勾引宝玉去梨香院,被黛玉用“礼”敲打得没有还嘴之力。
从端午节开始,钗派开始打破“礼”的局限,用歪门邪道,让自己站住“礼”的地步。
比如元春赐给宝玉、宝钗同样的床上用品,貌似以赐婚的方式,让金玉良缘有“礼”可依。
但细究却不是那么回事,宝玉有父母、奶奶,哪里轮到元春一个姐姐赐婚?这本身就打破了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的婚姻规则。
从根上就不正,哪来什么金玉良缘的名正言顺?
但钗派不管这些,脸往兜里一放,开始和黛派分庭抗礼。最终四大家族走向覆灭之路。
所以,古人非常重视端午这一日是有道理的。因为从今天开始,阴邪之气日渐强盛,无论是疾病还是毒虫,都要开始防范,切不可沉浸在阳气正盛的错觉里,最终招致病灾、不利之事!
开卷有益,原创不易。
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,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。如果喜欢,欢迎转发和评论,留言或私信互动。
关键词: